新聞資訊
NEWS INFRMATION
07
2022
-
11
攀枝花搭乘攀西試驗區“快車” 駛入資源型城市發展新路
發布時間:
2022-11-07 11:47:06.042
圍繞釩鈦資源 突出科技創新
新年伊始,中國釩鈦之都攀枝花放出2018年首個“釩鈦大招”:1月8日,攀枝花國際釩鈦學院、攀枝花國際釩鈦研究院、中國鋼研攀枝花學院釩鈦技術創新中心成立大會在攀枝花學院舉行,三大機構將為攀枝花市乃至國內釩鈦產業發展和技術研發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釩鈦資源,是攀枝花的優勢資源。攀枝花的鈦、釩儲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一、世界第三,在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轉型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釩鈦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2013年3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同意設立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簡稱“攀西試驗區”)。這是目前國家批準設立的唯一一個資源開發綜合利用試驗區。攀枝花市全境被納入攀西試驗區范圍,豐富的釩鈦資源是攀枝花“入試”的重要支撐。
4年多時間,攀枝花的這份“答卷”做得怎樣?日前一項“成績”公布:2017年攀枝花市釩鈦產業產值首次突破200億元,達到214.57億元,同比增幅近50%。其中,釩產品產能和產量居全國第一;鈦產業實現產值132.18億元,同比增長接近70%。
攀枝花釩鈦產業迅猛發展的背后,是整個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是整座城市的轉型升級發展。近年來,攀枝花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加大各項投入保障力度,創新體制機制,科學規劃發展藍圖,依托攀西試驗區平臺,圍繞釩鈦資源,突出科技創新,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城市發展新路。
"五大領域”先行先試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滾滾東流的金沙江、雅礱江兩大江河匯聚,為攀枝花帶來了水、森林等重要資源:2018年1月,全國首筆水資源稅稅款在攀枝花市東區地方稅務局征收入庫;2017年10月,攀枝花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實際上,攀枝花不僅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森林資源,還擁有豐富的釩鈦磁鐵礦資源。釩保有儲量1020萬噸,占全國的63%,居世界第三;鈦保有儲量4.39億噸,占全國的93%,居世界第一。晶質石墨資源儲量1555萬噸,居西部之首、全國第三。這些優勢資源,凸顯了攀西試驗區的重要戰略地位。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了攀枝花“建成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和全國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圍繞做好“釩鈦”這篇文章,攀枝花不斷搶抓各種政策機遇,在財稅、供地用地、直供電、資源配置、生態補償等“五大領域”先行先試,試出了一系列豐碩成果,促進各項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優化。
財稅方面。積極爭取水資源稅開征試點,對全市水資源概況、年均取水量、收費情況、管理現狀等進行了全面摸底調查,積極爭取釩鈦稅收優惠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攀枝花還組建了總規模100億元的釩鈦資源開發投資基金,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城市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供地用地方面。完成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以及白馬鐵礦和潘家田鐵礦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方案編制。同時,深入實施工礦廢棄地復墾試點,探索“工礦廢棄地復墾+”帶動區域轉型發展的新模式。探索采礦臨時用地改革新模式,實施生態修復工程,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直供電方面。組織全市65家納入直購電名單的用戶,參加交易平臺應用培訓。2017年,攀枝花企業通過各類電價政策降低電力成本6億元。
資源配置方面。關停、整合、搬遷改造了一批釩鈦磁鐵礦選礦、洗礦企業,進一步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啟動了紅格南礦區區劃功能調整工作,馬家田尾礦庫接替庫建設有序推進。
生態補償方面。逐步建立完善生態補償標準體系和保障運行機制,2017年攀枝花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4%,六項污染物平均濃度全部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0.1%。
除“五大領域”之外,攀枝花還在人才政策、園區政策、石墨產業政策等多方面開展創新,全力為攀西試驗區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科技助推產業升級
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2018年1月8日,位于格里坪工業園區的天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一條年產30萬套新型鈦復合材料深加工制品項目生產線正在運行,從落料到成形、從拋光到裝配,所有工序全部實現智能化生產。只需30至40秒,一口抗腐蝕、傳熱快的鈦鍋就制造完成。
鈦因為耐腐蝕、比強度高、耐高溫,被廣泛運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海洋工程等領域。除了鍋,攀枝花多家釩鈦制品生產企業已經生產出茶壺、筷子、杯子等多種生活用品。
釩鈦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靠的是科技創新的力量。瞄準關鍵核心技術著力突破,攀枝花堅持把推進重大科技攻關擺在攀西試驗區建設首要位置,著力創新攻關組織方式和政策支持。探索組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全球公開招標,整合國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圍繞攀西試驗區資源綜合利用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共實施3批26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高鈦型高爐渣提鈦、航空艦船用鈦鑄件等一批重大技術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9月,我國首套大功率自主知識產權EB爐在攀枝花試車成功,具備年產4000噸鈦錠、稀有金屬鎳、鋯、鉿錠的能力,打破了國內電子束冷床熔煉爐全部依靠進口、關鍵技術受到封鎖的局面。2017年12月,攀鋼高爐渣提鈦產業化示范項目低溫氯化工程開工,標志著攀西鈦資源回收綜合利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為保證這些科技創新項目順利實施,攀枝花創新資金支持方式,把專項資金使用與科技攻關進度掛鉤,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累計安排省級財政資金近3億元。著力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著眼建立戰略資源開發的協同創新體系,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努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2017年11月17日,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在攀枝花學院舉行掛牌儀式。以此為代表,攀枝花成功組建國家釩鈦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釩鈦產業研究院、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機構,累計建成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企業技術中心16家。
科技支撐成果轉化。攀枝花加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步伐,推進產業產品向中高端邁進。積極對接高端應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電池、鈦合金鋼管、高速重載鐵路鋼軌、鈦及鈦合金精密鑄件等高端應用基本產業化,汽車、核電、建筑等領域特種用鋼占比顯著提升。
2017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京滬高鐵線“復興號”動車組以350公里的時速開跑,問鼎全球最快高鐵。在這條全球商業運營時速最快的京滬線上,攀鋼是其高速軌的重點供貨商,其中北京至天津段全部由攀鋼獨家供貨。
與此同時,攀枝花以資源綜合利用為核心,持續推進選冶技術升級,鼓勵低品位礦、表外礦利用,加大二次資源循環利用,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率進一步提高,集聚集群發展趨勢明顯。攀枝花釩鈦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精深加工企業95家。
要發展,也要綠色。攀枝花在大力推進產業發展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保護。一方面以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和污染減排為重點,組織開展攀西試驗區工業污染防治試點,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另一方面,實施了以安寧河谷為重點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天保工程二期和退耕還林、森林撫育等一批生態環保工程,加快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同時,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積極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四川東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年處理綠礬能力60萬噸,近三年多來已累計處理攀枝花地區硫酸法鈦鈦白粉企業固廢——綠礬近100萬噸,減少固體廢棄物排放近200萬噸。
釩鈦“五個一工程”
描繪未來宏偉藍圖
2018年1月9日,攀枝花釩鈦交易中心辦公區傳出陣陣急促的鍵盤敲擊聲。該中心2014年成立,開展產品上市和交易服務,現已上市鈦精礦、鈦白粉、鈦錠等產品。“幾乎所有的交易都在網上完成。”該中心運營部負責人說,中心建起了網絡交易平臺。
數據顯示,2017年攀枝花市釩鈦產業的釩產品產能和產量居全國第一;鈦產業實現產值132.18億元,同比增長接近70%。鈦精礦、鈦白粉、海綿鈦等多個產品產量創歷史新高。
總體數據亮眼,個體企業也在進步。近日,攀枝花東立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東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一批用硫酸法生產鈦白粉的副產物——104噸工業用硫酸亞鐵順利出口越南。這是攀枝花硫酸亞鐵首次出口,為攀枝花年產量100多萬噸的工業用硫酸亞鐵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攀枝花在圍繞做好“釩鈦”這篇文章,推進攀西試驗區建設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攀枝花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將發展目光投向未來。
按照即將出臺的《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規劃》(2018—2022年),到2022年,攀西試驗區建設要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世界級釩鈦產業基地,成為國內資源富集地區資源科學開發的示范區。
攀枝花未來將如何作為?攀枝花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點是建設釩鈦“五個一工程”?!杜手ㄊ屑涌焱七M釩鈦“五個一工程”建設工作方案(2017-2018年)》提出總體要求:到2018年,釩鈦“五個一工程”建設初見成效,對全市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明顯帶動提升作用,為加快建成攀西試驗區奠定堅實的基礎。
具體而言,釩鈦“五個一工程”包括:建強一個部省市共建的國家釩鈦重點實驗室,建成一個具有標準主導權的國家釩鈦質檢中心,建設一個聚集全國釩鈦交易資源的國家釩鈦交易所,建實一個“高”“新”特色鮮明的國家釩鈦高新區,建好一批有實力的釩鈦企業。
為保證釩鈦“五個一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攀枝花明確了各個工程的牽頭單位、配合單位,明確要建立領導負責制、協同推進機制、季度會議制度、監督考核機制等保障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加大力度爭取有利于釩鈦“五個一工程”建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提高電力、運輸、用地、金融、人才等要素的保障能力。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